文学的滋养会让内心变得强大
——文新学院北斗山文学创作工作室举办创作交流活动
为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文学素养,让文学的养分从校园及社会的角度给学生们更多的滋养,3月29日,乐山师院文新学院北斗山文学创作工作室成员由负责人孙雁鸣老师的带领,在乐山市文化馆举行了一次关于文学创作与辅导的交流会,并特别邀请了乐山市文联办公室主任,作家、诗人陈华先生参加。
交流会开始前,同学们便纷纷交出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并相互传阅。孙雁鸣老师将自己带来的大量文学刊物和书籍,分送给在场的同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段志婷、盘洁同学,还现场朗诵了自己和其他同学们的作品。高昂激扬、专业纯熟的朗诵,获得全场阵阵掌声。
下午,陈华老师就诗歌发展源流及创作的要点,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述。他特别强调,现代诗歌创作,讲究的是灵感与技巧,同时,在诗歌创作中要注意通透和明朗,要让读者明白自己的意思,不能一味的追求意象。
孙雁鸣老师分别就诗歌、散文及小说创作的技巧及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讲析,让同学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特殊性,并对同学们的作品一一进行了点评,分别指出写作中的优点以及不足。同时,他谈道,文学一方面要无情地剖析现实,但又从另一方面使我们内心变得逐渐强大。文学创作者要坚守自己的责任与良知,以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道德与审美意趣,感染社会,影响受众及读者群体。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机会的话,可以走出工作室,面向社会进行创作。
交流会尾期,同学们对工作室活动的下一步开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要求。
最后,孙雁鸣老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文学审美,向大家推荐了包括格非的《春尽江南》、毕飞宇的《玉米》《青衣》、宗白华的《美学漫步》、奥威尔的《动物农场》、齐邦媛的《巨流河》、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在内的文学书籍。(撰稿摄影:李巧玲 审稿:孙雁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