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美学工作室
简报
(第11期)
环境美学工作室开展第1次交流活动
2月19日,环境美学工作室成员在武珈山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学习讨论。
活动伊始,杨兴玉老师提出,本学期工作室重心是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课题;不论是陆婷婷的创新创业项目,还是解琪的挑战杯项目,都应聚思广益,争取圆满完成。
继而,各位工作室成员逐一汇报了个人所完成的假期工作报告,亦即有关乡村环境的调查与反思。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就当下乡村发展的契机与困境各陈己见,发言不时激起同伴的赞赏或惋叹。
最后,杨老师期待同学们新学期有新气象,不论考研与否,都明确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撰稿人:陆婷婷 审稿人:汪倩)
附:报告撷要
陆婷婷:《我们为什么“反感”亲戚?》
《春节自救指南》的出现,表明现下年轻人对亲戚的“恐惧”。他们越来越“反感”亲戚的超负荷关心,其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逃避父母逼婚、亲戚盘问不只是年轻人单方面困扰,更反映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症结源于价值观,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和父母亲戚的旧有认知存在巨大差异。乡村多数年轻人的亲戚都是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迫于主、客观原因,过早地停止了对智识和文化的追求,这让他们和当下接受过更好教育及城市文明熏陶的年轻人在价值观上几乎没有交集。
究其原因,或许是时代发展造成的社会阶层流动“并发症”。青年阶层追求独立自由必然挑战农村还保留传统伦理、家庭制度烙印的亲戚父辈的权威。两个阶层暂时做不到和解或相互理解,矛盾因而激烈。
但是,我们应当像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去分辨那些言论中的关心,理智地筛选其中的信息,而不是因为父辈亲戚们的话语、行为而过度焦虑、痛苦。春节自救不仅靠智慧,还需要爱常相随。
汪倩:《礼金:乡村伦理的异变》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乡村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随着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矛盾也渐渐显露出来。乡村若想取得持续发展,必然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
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在农村,近几年的礼金也不断水涨船高。寒假期间,我们了解到,村委会对各种办酒席收彩礼的名目进行了明确限制,对违规办酒席的人家进行严肃处理。
只是为此采取的方法却让人哭笑不得:村里一旦发现有人家违规办酒席,便立马带人到这户人家没收其彩礼簿。这种看似努力的做法,实际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文化教育。
解琪:《被遗忘的乡村童年》
当下农村中的问题日益凸显,我甚为关注的是农村儿童成长问题。现在的农村儿童处于一个较为恶劣的生存境域中:一方面,他们没有90后那种抓鱼、游泳的乡村娱乐;由于自家的田都承包给承包商了,也没办法跟着家里人去田里做活,享受劳动的快乐。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城里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如学跆拳道,参加国学班等等。而放在他们面前的仅有看电视、玩智能手机而已。
说到底,这是儿童文化权利的丧失,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只注意到了农民政治权利的保护,却忽略了农村儿童精神文化权利的保护。建议基层政府能够有所作为,从根本上给予疏解之道。
陈金华:《长满荆棘的凉山村落》
随着现代化潮流的到来,自然村落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中国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许多传统的村村落被编为社区;另一方面,随着青壮年的外出务工,村落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作为共同体的村落开始走向消亡。
农民是农村村落的主体,首先要解决农民的问题,推动农村各方发展,提高村落的生活价值;其次,重建农村村落的文化价值,促进村落文化价值体系发展;最后,准确定位村落,必须重新审视农村村落的地位,合理规划和保护。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靠近城市,也许这样我们的村落才不会长满荆棘。
黄瑶:《美丽新农村,拟或垃圾围城?》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活垃圾急剧增加。而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垃圾,泡沫,电池等这些难降解的生活用品比例大。这些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对自然环境和人的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强环保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和监管力度,加强立法工作,提倡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
罗晓宇:《彭州石化的环境忧思》
此次就彭州周围乡村环境进行了探讨,分析现今乡村的异化,如乡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造成的影响,并提及了彭州石化的影响。彭州石化无疑可以带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石化项目必定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企业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对民众公开诚信,消除彼此间的误解,至于民众则应该做好监督工作。
张岚:《环境良心与养殖业的社会责任》
我所在的农村,畜牧养殖业极为兴盛。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并未认真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乡村的人居环境。养殖区域内,水质和土壤产生了难以逆转的恶化。
建议措施:其一,改善饮水方式,加强粪便收集;其二,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