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酸枣集体聆听女作家林雪儿“物哀”讲座
今天下午14时30分,作家林雪儿在乐山移动公司总部会议室召开了“郭沫若散文中的物哀”学术讲座。她以郭沫若前期小散文作品为据,客观、全面的角度展现了郭沫若的“物哀”情结。
在主持人介绍主讲人后,林雪儿精神奕奕的走上讲台,作为一名妇科医生的她走上讲台,成为了一名老师,而台下的数十名“学生”期待着这一场属于她和郭沫若之间的心灵的“物哀”之课。
她笔直的站在台上,清了清喉,调整好话筒的位置,略微介绍了到场的嘉宾后,台下响起了雷动般的掌声,对这位杰出的医生作家表达了最真挚的尊敬。全场无声,每位学生都在等待着“课堂”的开始。
座位第一排坐着的是乐山文化圈子里的知名人物,有乐山师范学院教授李康云、乐山市沫若书院院长方为加、乐山作协领导、沫若书院研究员以及来自成都文联、眉山文联的作家诗人等。座位往后的则是来自多所高校的师生。林雪儿略微介绍郭沫若生平后,便开始正式讨论“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她通过对郭沫若的一些夸张与现实并存的文字片段来向人们讲述郭沫若并重新认识郭沫若,以此来批驳网络上那些误解郭沫若的人。
林雪儿引用中国、日本多位作家的语录及其作品讲述了郭沫若作品中的真实、细致和严谨的态度。何为“物哀”?是平常事物中隐藏着的悲悯。郭沫若的散文《大山朴》《路畔的蔷薇》《山茶花》等中郭沫若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和投入的深情,不正是郭沫若真性情的流露的吗?
讲座期间,林雪儿邀请在座的多位专家、学者朗读郭沫若散文片段,现场与会人员参与度极高,气氛和谐。
讲座带给人们的,是重新认识了作为文学家的郭沫若。林雪儿为人们阐述了“物哀之美”,是一种对植物、动物、情感、生命、岁月的悲悯,是对悲哀的消减和超越。林雪儿作为一名妇科医生——一种在由死向生之间塔桥的职业,她才是正在理解物哀的人,她才能在审美与知性、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倾斜和平衡中讲述郭沫若的物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