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文新学院  >>  旧版主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工作室  >>  工作室活动资讯  >>  正文
 

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活动--简报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4-02

 

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活动--简报

                     

----同课异构  加强诗歌教学

 

328144016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成员来到行知楼205教室,开展同课异构微课教学展示活动。

学科教学论教师杨宏组织参与了此次活动,16位同学分为4组,每组有一名代表进行微课教学展示。4位同学各有特色。其中,17级汉本一班的霍崇威和汉本二班的李国东讲戴望舒的《雨巷》,17级汉本一班的张咏仪和鲜艾利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讲课同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让我们收获不少。他们选择了恰当的教学内容,找到了课文的切入点,分别选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丁香姑娘”这一核心意象、诗歌三美中的“绘画美”三个切入点进行教学展示。可以发现同学们都是课后做足了准备并且练习了多次的,听课的同学亦是积极配合,没有人游离在教学之外。

紧接着的反思交流中,大家对4位同学的讲课从内容、教法、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问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点评,大家的讨论客观真实,同学们也认真听取建议,以下是本次活动中一些突出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第一,教学内容选取合理,切入点比较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第三,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缺点:第一,4位同学都有些紧张;第二,课堂上“演”味浓,缺少一种自然感;第三,诗歌要注重朗读教学,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还重视不够;第四,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方面明显不足,从而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

最后杨宏老师针对此次同课异构微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了一些讲解与补充,强调了诗歌教学的几个重要方面。第一,析——意象。第二,品——情感。第三,导——引导学生。大家听后受益匪浅,在不足中慢慢成长。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同学们将会不断进步,逐步迈进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出体现文体特点的教学方案。

 

 

撰稿人:巫道柔   审稿:杨宏

 

 

 

 

 

学校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办公地址:博雅楼3楼
电话:0833-2276389
院长、书记邮箱:378968621@qq.com,568074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