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乐山师范学院 >>  文新学院  >>  旧版主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工作室  >>  工作室活动资讯  >>  正文
 

观摩微课教学 提高师范技能


作者:林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9-30

 

观摩微课教学   提高师范技能

 

9月26日晚上,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成员在行知楼206举行了新学期第一次活动,工作室指导老师杨宏、李先锋和卓越教师培训工作室成员以及准备参加2019年全国“华文杯”高等院校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比赛的5位文新学院参赛选手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内容是:观摩今年参加“华文杯”比赛选手的微课教学。

比赛选手们通过抽签决定了讲课顺序,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她们的紧张、忐忑。第一篇课文是《老王》,比赛选手苏丹以“细节之处见人心”为核心进行讲授,以短诗引入,以情感结尾,体味幸运的人的不幸;第二篇课文为《散步》,选手黄春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欣赏美景,感悟生活”展开,让同学们在春天的美景中感受生命的力量;第三篇课文为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手张丹在教学中突出作者寄月以达观的情感,带领我们进入了苏轼的世界,感受他的乐观豁达;选手饶惠玲在讲授杜甫的《登高》时,从十个层面解读悲,引导学生体会杜甫的热爱祖国、忧国忧民之情;最后,参赛选手牟德梅给同学们呈现了鲁迅的名篇《祝福》的教学片段,解读分析《祝福》中“我”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我”,加深了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

五位参赛选手,五种不同风格。有的语气抑扬顿挫,有的深入人心,有的讲解引导同学们走进春天,有的让人领略超脱,有的板书别出心裁。五位选手展现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让我们赞叹不已,她们的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发我们今后将更加主动地去探究文本,设计教学方案,提高讲课水平。

在评课环节中,同学们也相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是教姿教态的问题,要注意体态语的恰当协调,让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同时也能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关注;第二个是语气语调的问题,不同的文体要运用不同的语气,有些要高昂,有些要低沉,有些要委婉,有些要饱满,并且也要根据课文内容的情况随时变换语调;第三个是课文代入感的问题,有的课文有其文本特点的特殊性,不能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另找方法,不能牵着学生鼻子走路,要学生自己找路走。

最后,杨宏老师和李先锋老师根据选手的讲课和说课情况,进行了总结点评分析,指出了她们在讲课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建议要求。

观摩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优秀的人接触自己也会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师范技能的训练是一个长期打磨和沉淀的过程,需要实践、反思、总结等。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有进步,才能成为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的卓越教师。

 

 

(撰稿人:林希     审稿人:杨宏)



 

 

学校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办公地址:博雅楼3楼
电话:0833-2276389
院长、书记邮箱:378968621@qq.com,568074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