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穷而富有”到“韬光养‘慧’”
——记仁寿县宣传部部长余明德
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原中文系)1983级校友余明德,现任仁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提到自己的奋斗历程,他在接受采访中颇有感慨地说:“我于1986年8月参加工作,在教育系统‘八年抗战’后,37岁又在县委机关经历了工作以来的第二个‘八年抗战’……”用余明德常说的两句话来概括这段勤奋耕耘,那就是从“贫穷而富有”的教师,到“韬光养‘慧’”的机关公务员。
报着回报年老父母的愿望,毕业之后余明德回到了仁寿,他被分配到富加中学教书,他在富加中学一干就是八年。这八年里,他是政教处主任兼高中语文教师,曾先后分管学校德育、教学、教研、教改等工作。这八年里,他带的班级高考成绩十分优秀,科研成果多次获奖,他先后获得了“全国普通高考阅卷优秀教师”、“乐山市教坛新秀”、“乐山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然而,那个时代,正当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冲击着教育战线,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自然是要遇到很多生活上的困难的。回想当年,毕业已经三年的余明德,由于工资低,既要赡养父母,又要维持自身的生活,还要买书订报业务进修,他常常“寅吃卯粮”债台高筑。结婚之后,本已生活艰难的他又碰上父母重病、妻子待业,可谓是“屋楼偏逢连夜雨”。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也没有动摇他的教师岗位。面对各种可能下海改变贫穷的机遇,面对已经富起来而对他冷眼讥讽的人,余明德却坚守着“安贫乐教”的信念。余明德说:“我不能忘记,母亲两次在医院手术,学校领导给医院打招呼,医院知道我的窘境后,就只收了药费;我更不能忘记成都医生知道我是教师,知道我是个‘穷光蛋’教师后,当天就为我母亲作出诊断,并设身处地地要我回当地做手术以减少费用……”因为是穷出了名的教师,因为是穷且易坚的教师,所以他创造了仅用三百多元就救活晚期癌症的母亲的奇迹,所以他对他的穷教师工作充满了满足。每每回想起过去的艰难,他总说:“当别人说我不乘自己年轻下海挣钱、结婚都不请半天假亡命工作,太疯太不值得时,我往往无言以对——但是,当我所教的四届毕业班学生高考语文成绩都名列全县前茅,当我分管的学校德育工作被市县领导肯定为特色性、创新性、成效性工作,当我每年都会收到学生和家长们的贺卡和来信时,我心里激荡着难以言表的喜悦,我浑身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教书的那几年,余明德的心愿一直是“教好书,育好人;多挣钱,养父母”。正是这朴素而坚定的心愿,支撑他奋斗了8年,“忘命”地工作,用心血去拼搏——经济的富有和精神的富有有别——贫穷而勤奋的教师工作让余明德“从体重百四十斤的棒小伙变成了百零几斤的文弱书生”,却也让他越来越确信自己精神上是非常富有的。
机遇终将会垂青那些坚强而勤奋的人。1994年余明德调到仁寿县机关,开始了又一个八年。这时的余明德讲得一席好理论、写得一手好文章,服务工作和协调工作都得心应手。1997年10月他被提拔为县委常委秘书,12月兼任县委办副主任。那段时间经常是白天随领导同志下乡或开会,晚上在家撰文校稿,几乎每年要熬二三十个通宵,甚至连小女儿出世,早晨7点妻子被推进县医院手术室,他还在办公室熬通宵。八年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证章,就这样默默无闻地干着。可是余明德从不攀比,从不招摇,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没有后悔过,他说这是因为他深知:“组织上给我这个岗位,就是让我在这个岗位上做好一头埋头劳作的‘牛’。”县委办的职责就是给县委领导当好秘书。在县委办副主任岗位上,他恪尽职责,在偌大的工作空间和狭小的生活空间里“求大智、求大愚、求大勇、求大怯”。有朋友戏称他为“秀才”、“师爷”,说他只会“躲进小楼”做文章,但余明德自己却不这样想。他将那默默无闻的八年,说成是锤炼品质和毅力的八年,是增长知识才干的八年,他说:“那八年我先后跟随三位县委书记,为五位县委副书记服务,与三任县委办公室主任公事,好的思想、好的品格、好的思维、好的作风……日积月累,耳濡目染,其中的收获非常人能比拟。”他笑称那寂寞的八年为“韬光养‘慧’”,就这样耐住了常人不能忍的寂寞,2004年他晋升为县委办主任、县委政研室主任和县委机关党委书记。之后,他又带领办公室一班人,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协调综合、督促检查、后勤保障作用,让本单位年年名列全市文秘第一、会务第一、信访第一、保密第一、信息和调研第一,接待和后勤第一,全市党委系统办公室工作综合评比第一,赢得了县委和基层乡镇,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如今,余明德担任县委宣传部长,在县常委中分工负责教育、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工作。如今他责任更大了,但他坚持说:“为人民服务,为党旗添彩,为自己的人生添彩”就是他不变的从政观。
每次提到自己的成功,他总是感谢自己遇上了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感谢许许多多曾帮助过他、教育过他、支持过他的人。
最后让我们共勉他的一句话:“给我一份工作,我总是力求把它干得更好;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懂得倍加珍惜;给我一片蓝天,我一定更好地翱翔。”
(文新学院 徐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