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尊敬的任学峰院长、陈立志书记、李处、李主任,尊敬的各位中文系的老领导、老教师、各位89级的校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文新学院感谢各位领导和老教师们的光临,同时,欢迎中文89级1、2班的校友们回到母校参加毕业20周年的校友会,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中文系、文新学院这几年的发展情况。

办学规模:

 现有4个本科专业,汉本、新本、外本、播主。

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637人,其中本科生为1471人,专科生166人;师范生略多于非师范生,目前正在进行传统师范专业向非师范专业或方向转型的过程中,下午有一个院企讨论会,讨论非师范中文人才培养问题。

师资水平

现有教职工63人,专任教师51人;有教授11人,占教师总数的21%;副教授21人,占教师总数的41%;博士及在读博士18人,占教师总数的35%;硕士21人,占教师总数的41%。2010年中国语言文学获教授职称评议权,2012年新闻学获副教授评议权。

2位省级教学名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吉仕梅和廖久明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有杨、陈、吉、廖四个兼职硕导。除教师资格证外,有近20位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外汉教学、礼仪考评、普通话测试等)。

专业建设: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重点建设专业1个。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专业综合改革省级总项目立项3个、子项目立项24个,有1个省级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实训室 10多间间实验室。另有新闻多功能实验室1间、非编实验室1间、直播室3间、录音室3间、演播厅、形体训练室1、语音室1间、教师口语实训室2间、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实训室1间。价值几十万的摄影、摄像等教学器材。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在郭沫若与现当代文学、苏轼与古代文学等方面,均有在国内学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有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承办省级学术期刊《郭沫若学刊》。 多次承办重大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郭研中心“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办学顶天立地:硕士点(上层次) 职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中文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 近三年,100多人考取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大、中国传媒等名校研究生;120多人录取为公务员;近300人次学生在全国“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DV制作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大学生摄影比赛、CCTV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金话筒”全国主持人大赛等国家级重大学科赛事中获奖。

2012年

1、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摄影甲组一等奖   DV甲组二等奖

2、第九届全国校园金话筒大赛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铜奖”和“全国校园金话筒优秀奖”。

3、2012年第五届全国“感动典藏”摄影大赛获大学生专业组铜奖。

4、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郭沫若少儿诗歌品读

5、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   获书法篆刻类甲组一等奖和三等奖;摄影类甲组一等奖;

DV作品类甲组一等奖;DV作品类甲组二等奖。

6、 四川省首届普通高校校园电视评选活动 获纪录片类、新闻类金奖各1个;综合类银奖1个;获纪录片类铜奖1个; 获新闻类优秀奖1个。

6、乐山市首届“沫若杯”有奖征文活动囊括4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9个优秀奖。

 

各位领导、老师、校友,我们的成绩与大家的支持帮助密不可分。正是秉承了30多年来中文系代代相传的优良系风,正是有各位领导和校友们的鼎力支持(建立实习和就业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开讲座、竞赛辅导、参加研讨会、帮我们拓展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给予我们人才培养提建议和意见等等),我们才能取得这些成绩。我们希望通过校友会这样的机会,一方面向大家表示感谢,另一方面希望能进一步沟通情感,加强联系,为中文系(文新)发展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下一条:89级校友会发言稿1-2012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