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
—乐山师范学院“云上”推普—助力民族融合与乡村振兴
本网讯(文/王一鸣、陈欣 图/陈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新学院推普志愿服务团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及省市县语委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持续加强宣传、推广、普及普通话等各项志愿服务的力度,有力推动全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脱贫攻坚行动,组建了一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及以上+专业成绩优秀”的乐师文新“晨希推普志愿服务师生团队”。此团队长期扎根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山区,帮助提高当地教师普通话使用能力和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结队帮扶当地少数民族小学生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至今,志愿者已经在上述地区服务了6年多。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要求下,以“推广普通话,喜迎二十大”为主题,办好本次推普活动周,推普活动采用“云上”推普,组织10名大学生,采用“1对2”的形式,与20名彝区“推普小先生”结对开展“云上推普”,成为彝区推普的“星星之火”,让彝族学生在家学好普通话,感受中国优秀语言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持续不断传承下去。
为此,10名志愿者们静心组织设计为期三次的线上普通话推广活动,志愿者团队通过网络,为峨边、马边两个彝族自治县的当地少数民族小朋友们讲授普通话课程,共计20位小朋友前后参与到云上推普授课中。
第一轮的线上普通话课程主要通过共享视频完成师生的自我介绍,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并通过小游戏和绕口令调动小朋友们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明白学好普通话的实际意义所在,激发他们初步对普通话推广课程产生一定的兴趣。
第二轮课程,志愿者强化了普通话的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他们首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全国推广普通话学习周,即每年九月第三周,让小朋友们知道了这个重要的日子。接着讲解了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小朋友终于明晰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讲好普通话有利于不同区域的人们更好的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
第三轮课程,志愿者老师设计了几个情景,让孩子们思考在不同的情景中怎样表达自己,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发音练习中,志愿者老师用几个绕口令让孩子们重点练习唇音、齿音、舌音,让每个孩子发言,通过孩子们说话发现孩子们存在的普通话问题,并指导他们改正。最后,由推普团队志愿者朱星阳朗读了推广普通话倡议书,向孩子们发出倡议,多说普通话,多说标准普通话。
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一首七律·长征,紧密联系现实,向小朋友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疫情期间的暖心故事,让小朋友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时事政治。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中收获满满,并且期待与小老师们的再次相见。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曾表示,“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国家乡村振兴局,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帮助乡村广大群众增强就业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推普”服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建设,繁荣乡村语言文化,培育乡村新的增长点。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
截止今年6月,在近六年的时间,乐师文新学院“晨希”推普团队共计入住乐山多个区县乡镇开展推普线上线下活动累计高达248场,直接服务4000余名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和小学生,线上普通话推广视频累计观看超60000人次,影响了数千个家庭。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是语言扶贫扶智的精准举措,对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教育的起点公平、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新学院晨希推普团队将继续不忘初心,响应国家社会和学校政策,通过普通话推广,最终为实现学前儿童个体全面健康、同伴交往交流、后续学业成就、终身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与社会融合、国家稳定与统一的战略价值持续奋斗下去。
审核:胡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