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浏览量:

乐师学子熊丹妮戍边支教践诺青春担当


本网讯(文/田青 图/熊丹妮 审/彭杨在祖国西北边陲,帕米尔高原的褶皱深处,雪山傲立,戈壁延展。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如同一颗坚韧的种子,在这片广袤且艰苦的土地上扎根生长。在这里,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2024 届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熊丹妮,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支教乐章。


怀揣热忱,开启逆风远征

去年6 月,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边疆地区的深深向往,熊丹妮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谢依特小学的支教征程。这所村级小学,学生主体为柯尔克孜族,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孩子们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面对重重困难,熊丹妮没有丝毫退缩,恰似一朵坚韧的蒲公英,无畏逆风,勇敢地开启了自己的教育远征。



精进技能,点亮希望之光

“为了能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支教老师,过去这一年,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技能的锤炼中。”熊丹妮回忆起这段奋斗历程,眼中满是坚定。作为一名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毕业生,她深知自己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课余时间,她孜孜不倦地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熊丹妮大胆创新,引入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在她的精心设计下,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对学习的热情也日益高涨。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扎根边疆,播撒爱的种子

在谢依特小学,熊丹妮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更是孩子们心中温暖的亲人。她深知这些孩子大多是护边员、农牧民的子女,成长环境特殊,需要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为此,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孩子们的家中进行家访,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困难。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护边员母亲紧紧拉着熊丹妮的手,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我把孩子交给你了,我要去巡边了。”那一刻,熊丹妮深切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回信激励,勇担时代使命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熊丹妮所在的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回信中赞扬志愿者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封信如同一束明亮的光,为熊丹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她深受鼓舞。她明白,青春不该在迷茫中虚度,而应当勇敢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既要追求个人成长,更要让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作为志愿者,我们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又要锤炼过硬本领,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基层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助力,共筑教育梦想

熊丹妮表示,她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与大力支持自办学以来,学校始终秉持"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校训精神,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引导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建功立业。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也将继续牢记教育初心,坚守育人使命,为更多像熊丹妮这样的青年学子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相信在学的精心培育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教育篇章。




上一条:经典共读,智慧同行——文新学院举办读书分享展播

下一条:文新学院召开2025年青年教师助教培养工作交流总结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