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培育学科

浏览量: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1983年成立的郭沫若研究室、苏轼研究室开启了以郭沫若研究、苏轼研究为特色的地方文学研究。 2009—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2022年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学科支撑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3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2021年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

多年积淀,本学科已形成川籍现当代作家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地方文献研究、三苏与蜀文化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5个学科方向。其中,苏轼研究和地方文献研究成果丰富;以郭沫若研究为代表的川籍现代作家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学科带头人廖久明是全国郭沫若研究界的知名学者。 

 学科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博士17人,高级职称教师23人。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后备人选3人,兼职硕导7人。郭沫若研究创新团队是“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是“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9人在各类学术协会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学科带头人廖久明是全国郭沫若研究界的知名学者。

学科平台主要有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中心”,学科所在学院是四川大学省重点研究基地“苏轼研究中心”的协同单位。

近五年来,本学科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7项,共计经费169万元,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72篇。郭沫若研究数据库是全国唯一的郭沫若研究数据库,被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评为三等奖2010年以来,学科兼职硕导已培育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等方向硕士研究生近50人。

 

 

 



上一条:中文学科代表性成果

下一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汉语国际教育培育期建设规划


关闭